因為風的緣故系列
因為風的緣故
作者返鄉之後所創作的系列作品
展現人被風吹起像顆種子一樣
意外落地生根在不同的土地上
恣意生長著
有著對自身土地的迷惘
也有著對他方看不見風景的迷戀
放逐在不同的疆界中
對內在外在桿之的追求與探索
在看得見與看不見的風景之中游移
雖然人事物不斷的流轉與變遷中
作品終究詮釋出自我在逐漸甦醒中
被風創造出的完美線條與力道
本次展出《蛻變》、《因為風的緣故》系列及其它作品,述說著人與土地、人與自然的關係,呈現豐富的生命氣象。對莊靜雯來說,人生就像隨風而飛的種子一樣,在不同的土地上落地生根,恣意生長著。每一件作品,都是每一段路的延伸,透過不同土地的滋養,因而有了故事的面貌與神情。《蛻變》系列描寫著異鄉單純的生活,經由銅雕創作,摸索、探尋、反思生命的自覺過程,如同蝴蝶破繭而出的蛻變。作品巧妙地揉合了人體與植物種子或蛹的形式,飽滿豐腴的下半身,蘊含充沛的能量,個人象徵性的符號系統漸次浮現。《因為風的緣故》系列則映射出她對生命飄散的迷惘,和對遠方的迷戀,在不同的國度中,人事物不斷的流轉與變遷,有著隨風而去的漂泊感,又有著如風起時,對土地的想望與自在。肢體極度伸展的舞動身形,展現了人體的力與美,生命的動與靜。
麋鹿女孩 / 銅雕 / 203x76x21cm / 2015
麋鹿長角是路的延伸。曾在異鄉展開無數次的公路旅行,走過千里之外的森林、荒漠、雪地,行徑水路灣灣,在湖畔遇見一群群水鹿與我近距離對看,那樣的經驗令人難忘。旅行,就像一面觀照自身的鏡子,有時迷失在美麗的夢境之中,有時只是想安靜的接近自己,身上背著補夢網,提醒自己那個存在心中卻又模糊的夢。生怕夢被叨擾吵醒,所以,我只想悄悄地靠近它們,傾聽它們,只因所有的夢都很害羞。
心窗 / 銅雕 / 275x55x100cm / 2016
簍空的身體與雙臂構成窗格,是每個人心裡的一扇窗。環繞在胸前的臂膀,室內薪優靖與外在世界的距離與分界阻隔,然而,即使心窗緊閉,每個存在於心窗世界裡的自我,依然尋求著將感情、思緒投影到窗外的方法。坐在高高的梯椅上,視線因此深遠清透,或許心窗總是難以開啟,然而當陽光灑落,當微風吹過,再不同的時刻的光影變化中,女孩便顯露了靈魂的變奏。
逆境之風 / 銅雕 / 210x221x124cm / 2016
最美的身影,是在逆境中依然優雅前進。即使自身遭遇困境,卻依然溫暖待人,是一顆美麗的心。在冰天雪地中,不因刺骨風寒瑟縮,反而伸展舞姿,是最優美的身影。曾在一處可以看見山下城鎮夜景的山腰上,看到不遠處燈火明亮,有人在結冰的胡面溜著冰,像舞者美麗又動人,這一夜,是我遇見一生難忘的美景。
一心一意 / 銅雕 / 150x120x120cm / 2015
生命的延續有賴於用心守護,有感於醫護朋友們守護生命的努力,因此創作了此作品,一花一木,每朵花都開自心田,一心一意,蔓延萬千有情世界。
風的引力 / 銅雕 /260x166x60cm / 2016
一鎮風吹過,一片葉子墜落化作春泥,那是季節的更迭。一顆種子因為風牽引飄散,偶然落腳在遠方的土地,那是生命的足跡。生命就像種子,最後終將歸屬大地,在這當中,我們學習優雅的身影。
如風時起 / 銅雕 /240×150×84 cm / 2016
女孩心中有著驛動的風,不止息的吹動,催促他出發遠行,一如脖子上繫的圍巾永恆飄逸著。但她的身體同時藏著一顆種子,擁有落地生根的重量,眷戀著土地,不時對女孩訴說:留下來。在不斷的遠行中,女孩的雙腳漸漸有不同的意見,穿長靴的腳想走穿短靴的腳不想走。於是女孩對他們說:遠行就是我的歸宿,它們安靜下來不在爭論了。我想像著女孩,那或許是種的投影,無數次我曾經經歷的遠行與停留。
藝術家簡介
莊靜雯旅居美國攻讀立體藝術創作十年,銅雕作品受到國外藝術界的肯定,曾獲德國藝術評論家Hermann W. Zillgens的讚賞與推崇,也受邀為美國華府影展及聖地牙歌亞洲影展設計獎座,2014年在故鄉宜蘭舉行返台首度個展,並榮獲宜蘭美術館及其他私人機構典藏。 作為極少數的女性銅雕藝術家,莊靜雯克服了體能的挑戰及嚴苛的工作環境,作品迥異一般對銅雕厚重沉穩的既有認知,超越技術的複雜性與困難度,將冰冷金屬轉化為溫潤質感,流暢俐落的線條賦予了輕盈的造形意象。另一方面,她的創作極具個人色彩,蘊藏了簡單又深沈的情感,觀者透過作品,可以感受到她對生命的體驗與觀照,和女性獨有的溫柔細膩與堅毅力道。 ─文章摘自http://ymoa.e-land.gov.tw/News_Content.aspx?n=A85A13952E6062AB&s=6843CC32EC29AC91
參觀資訊
時間:9月11日(日)
地點:宜蘭美術館101、201展覽室,
開放時間:週二至週日9:00~17:00,週一休館
洽詢電話:03-9369116。
相關訊息詳見宜蘭美術館官網http://ymoa.e-land.gov.tw
宜蘭美術館臉書粉絲頁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YMOA2014。